2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
“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面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新机遇到来,成都各级各部门信心满满,纷纷表示,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继往开来、接续奋斗。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绘就国土空间规划“蓝图”。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公园城市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级专项规划审查报批以及“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构建公园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优化用地结构和提升空间品质,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优化用地结构,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比例,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探索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加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探索建立混合用地制度;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编制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精心组织供应。加强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探索建立“田长制”;推进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形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经验做法;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实现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全覆盖,启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工作。
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调整,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住建力量。在助推空间结构调整方面,年改造老旧院落个、7.2万户;完成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台;持续推进50个片区更新,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建设20条特色街区;持续优化住房政策体系和供给结构。在助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出台《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出台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成58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加快推进以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为重要内容的“新城建”工作。在助推交通结构调整方面,将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继续大力推进第四期建设规划8个项目,以及市域铁路成资S3线共公里续建;开工建设成眉S5线、成德S11线;科学开展龙泉驿至天府机场S13线前期规划设计研究;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在助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鼓励布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研究混凝土搅拌车能源转型措施;进一步完善“成都市绿色建筑能耗监测信息化系统”。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东部新区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成都东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锚固“一山一江三廊多湖”的城市生态格局,成都东部新区将加强空间布局、城市形态和建筑色彩管控,同时深入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力争3年内形成有别于“千城一面”的独特公园城市风貌。塑造绿色产业结构,将按照建圈强链要求,围绕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医学中心、中国电信创新转化中心和西部金融创新中心“一区三中心”四大创新平台,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生命健康六大主导产业。
“我们将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立体绿色出行网,力争至年绿色交通分担比不低于80%。”该负责人介绍,除了重点保障成渝中线高铁、成都外环铁路等外联通道,同时构建独立于车行道的慢行网络,打造舒心宜人的“回家的路”。
“坚持用公园城市理念创新设计城市价值!”获悉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消息,锦江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建设“品位锦江·幸福城区”为目标,精准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严格落实城市绿线、蓝线管控,将生态底线作为城市空间布局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打造“一个动力极核”“两条发展轴线”“三条生态基带”“三大功能区”,构建“四潮专线+十二月市+交子券”动线体系和消费体系,打造“自然生态·怡情养心”等文体旅融合消费场景。同时,加快优化“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推动传统能源替代,全面形成透风见绿、开合有致、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格局之美。
崇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文学表示,面对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目标,将按照“策投规建营”的打法,把公园城市理念融会贯通到城乡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强化城乡筑景,加强林盘绿道重要节点绿化、彩化景观设计,打造“主客共享、城景交融”的景观视域廊道,着力打通生态价值的转化通道;在广袤的乡村地区,持续实施“两线三边三化”生态改善计划,规划布局黑石河城市公园、无根山森林公园等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坚持把川西林盘作为天府文化的鲜明标识,建成投运五星村、竹艺村、严家弯湾等多个精品林盘景区,蜀风雅韵、百村百态的乡村形态加快呈现;继续发挥生态本底优势,强化场景营造,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绘制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王琳黎袁弘李颖粟新林编辑王玲校对王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