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成都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大力推进乡村“五个振兴”。一幅“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徐徐展开,成都乡村正日益成为人们喜爱和向往的“诗和远方”。
对于大多数爱玩的成都人来说,崇州一定在他们的游玩清单中。拥有成都绿肺之美誉的崇州,从天空俯瞰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座天府林盘,崇州全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42.1%,境内拥有平方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
秀美的森林景观,水润清新的空气,很多人都会将其作为休闲度假的首选胜地。就在近两年,来崇州“打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道明竹艺村、凡朴生活圈等几个网红村的出现,让崇州成为了成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典范,感受乡村之美,什么才是向往的生活,崇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因地制宜,传统文化重焕新生
从成都市区驱车大约50公里,火遍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的建筑“竹里”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据道明竹艺村支部书记方科介绍,“竹里”一词源于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太平时》,在这首词中陆游描绘了曲径通幽的中国风景画意境,其中第一句“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也成为了这座建筑的设计灵感。从高处俯瞰,轻型预制的钢木架构架支撑起一个内向折叠的青瓦屋面,整个造型很像代表无穷大的数学符号“∞”,同时也是太极图案的拓扑变形,代表着融合与无限。的确,在道明竹艺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意的无限变化,随处可见。
道明竹里村
道明竹艺村位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所在地崇州道明镇,而竹艺村指的并不是一个行*村,而是道明镇龙*村9、11、13组所在的区域,占地面积亩,包括了86户村民。从去年9月开始打造,到如今成为网红村,它给乡村带来的是新的生命力,而这种新生从“竹里”的火爆开始,从享誉全国的传统非遗手艺开始。
去年3月“竹里”正式修建完成,在尽量不破坏周边地形及树木的基础上,这个与天然竹木相结合、融合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的建筑成为了崇州乡村的新地标,也为竹艺村的乡建拉开了序幕。去年9月,“竹里”受邀参加北美最大建筑盛会之一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同年12月,“竹里”荣登艾特奖全球获奖榜单——最佳文化空间设计奖。今年5月,“竹里”还参加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登上国际舞台,“竹里“有了一定的名气,慕名前往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也推动了针对整个竹艺村的开发打造。
竹编博物馆体验区
道明竹编是享誉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艺村的打造自然离不开在竹编文化上做文章。如何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做好非遗的“活态”传承,让传统手艺更具现代魅力,非遗+文创显然是大势所趋。在参观村里的竹编博物馆时,记者惊喜地发现,竹编产品不仅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竹篮、竹盘、竹篼等,像是各种家居用品、生产工具、室内外装饰,甚至是女性的时尚单品,耳环、背包,都可以融合竹编的元素。
不仅是在竹编产品种类的创意上,竹编师傅们的编辑技艺更是丰富不少,虽然在整体上还是以经纬编制为主,但其中可细分为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技法,竹片或竹丝还可以天然草木染的方式上色,做出更符合当下人审美,具有时尚感的竹编产品。据方科介绍,现在主动要求提高竹编技艺的村民们越来越多,积极性更高,未来竹艺村还将加大对外接单,在村里设点对竹编产品进行代加工,用更精致、高级的工艺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与道明竹艺村类似,相隔几公里外不远的凡朴生活圈,同样是因其树屋、胶囊旅馆等特色建筑爆红网络。
村子外景
凡朴生活圈位于崇州市集贤乡徐家渡林盘,据凡朴生活创始合伙人闫浩介绍,这里原本是一片没有规划的竹林荒地,在*府提出对川西林盘的修复保护后,凡朴的几位创始人召集了16个国家的22位义工,和当地的村民、工匠们共同打造了这片理想家园,让原本荒芜的竹林成为了许多人梦想中的童话森林。目前,凡朴生活内的项目包括轻食餐厅、荒岛书吧、树屋、特色民宿、谷仓酒吧等。
凡朴生活的游客
凡朴生活倡导一种自然永续的生活理念,这样的理念最大限度的体现在了其建筑风格上,无论是造型独特的树屋、胶囊旅馆还是木制小屋,设计师们都极力地保持了当地原本的地形地貌,按地形进行设计,再融入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就拿树屋的创意来说,闫浩说当时如果在树屋的位置建造一栋普通的民宿,就需要将周边的几棵大树全部砍掉,为了不破坏原本的地貌,才有了树屋的想法。在两颗樟树上面,高高的树干直接从屋子里伸出去,屋顶上开有天窗,晚上,皎洁的月光会悄悄洒进来。在树屋上看星星,近距离听蝉鸣,还可以到树屋下荡秋千,出现在宫崎骏电影《龙猫》中的奇妙树屋就这样走进了现实。
如果细心的话还可以发现,在民宿客房的木屋屋顶还种有花草,不仅美观还有天然的降温效果,还能收集雨水。在这些客房的打造中,还尽可能地做了废物利用,包括拆迁剩下的旧木头、旧砖、旧玻璃等,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再举个例子,凡朴生活的木板围墙,所用的木板全部来自附近村落居民旧宅翻新时拆下来的木板,循环再利用,加上生动可爱的涂鸦,老物件也能充满新趣。
人才引进,让乡村更具国际范
近几年来,关于艺术与乡建的讨论越来越多,人们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我走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