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崇州非遗崇州唐泥人中的百态与千变 [复制链接]

1#

从看似毫不起眼的泥土,到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手指之间的技法运用,对生活的品读、对艺术的理解,赋予了泥人别样的魅力,也造就了崇州非遗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类型与形式。

走进位于白头镇大雨村的“唐泥人”工坊,被人称“唐泥人”的非遗传承人、泥塑艺术家唐华正在专心地进行创作。一块块普通的泥巴,在他的巧捏把玩下,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去年,唐华成为白头镇大雨村的新村民,建起了工作室,致力于陶塑旅游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让这门古老的手艺实现了与文创的结合。

百态与千变的“唐泥人”,就来源于崇州的生活中、文化里。作为土生土长的崇州人,年轻的时候跟父亲学的泥塑手艺的唐华,“子承父业”成为了崇阳泥塑非遗文化传承人。

唐华模仿天津的“泥人张”,取了艺名“唐泥人”。他一直就有个心愿,找一个地方建工作室,把牌子挂起来。随着大雨村“鲜道·幸福里”文旅项目的成功打造,唐华如愿以偿,小小的泥塑也成了“大大”的产业。

如今,唐华从传统的泥塑佛像转向陶塑旅游产品的研发。相比于传统的泥塑工序繁多、制作周期很长的局限,陶塑比较小型,制作周期仅一周时间,适合开发旅游产品。

“唐泥人”的作品,大多以生活化的场景为表现对象,通过细节的塑造,表达和展示蜀风雅韵、天府乡愁的“崇州时刻”。

精致小巧而生动传神,“唐泥人”塑造的崇州生活、乡村空间、文化场景,处处体现着匠心与创意,浓缩着崇州的生活韵味。

这样的泥人,是不是很适合作为伴手礼,把出游崇州的记忆保存下来呢?

作者/来源:崇州文旅局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