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大调研成都社区串门计划来了吸引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一周前,在玉林街道棕南社区,店主安妮开在社区里的闲置小店迎来了一群新朋友的“串门”。新朋友们来自成都不同的社区,有着不同的年龄和行业,他们从网上集结,素不相识,从未谋面。

这场拜访带着一个很有“公共意义”的主题——可持续。他们希望串门打卡成都不同社区中与“可持续生活”有关的点位,并进行标记,最后生成一张“成都可持续社区串门地图”。

行动的发起人和主理人,是一群社区营造师。他们将行动命名为“串门计划”,并以真人游戏的形式组织“串门”活动。

一群社区营造师发起的“串门计划”

每一位“串门”的参与者,都被称作“玩家”,而每一个社区“串门”点位,都会被设计成一个游戏“副本”。“玩家”们通过“打副本”完成种种任务,来体验不同社区的可持续生活方式,从而向自己所在的社区、生活圈子扩散可持续生活理念。

刘前是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他从未想过“串门”这件事如此具备号召力。7月发起至今,“串门计划”的线上游戏大厅陆续涌进来了多名“玩家”。

“一次次的‘串门’串起来一张越来越大的地图,也串起当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全新的情感链接。”刘前说,社区营造的过程,也是社会关系重构的过程。“串门计划”作为一个社区营造项目,它发起的意义就在于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在社区生活中的角色、意义和归属感。而事实证明,这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确实是有吸引力的。

在成都,有超过个城乡社区遍布各个街道。社区营造师作为社区中的新角色,正用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为社区生活注入活力。一个很新潮的现象是,在许多社区营造项目的吸引之下,大量年轻人愿意回归到线下,投入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参与进家园共建的活动当中来。

“社区营造”是如何吸引年轻居民的?又是如何重塑新时代“邻里关系”的?以“串门计划”为主要案例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深度组记者对此展开了调研??

1

欢迎来我“家”串门!

一张越来越大的“串门地图”

“串门计划”发起至今,已经带“玩家”们打了5个“副本”。棕南社区中安妮开的“登登闲置优选”,是“串门”的第5站,是地图上最新标记的坐标。而在那份已经很“扎实”的地图上,还标记了位于成华区跳蹬河街道天府社创中心的“GEO+可持续发展”、位于温江区寿安镇的天星村、位于龙泉驿区来龙村的亮佳鸿华二手市场,以及成都沸物社设计工作室等点位。

“这是一张不断生长的地图”,刘前说:“我们现在串门已经‘串’不过来了”。

成都可持续社区串门地图

刘前告诉记者,大家“串门”的频率平均半个月一次,但接下来还有大量点位等着“玩家”们去“串门”和标记。比如郫都区安德街道的泉水药园,再比如崇州市集贤乡山泉村的“凡朴生活”……

但大多数“串门”点位,并不是活动的组织者去寻找和对接的,而是来自“门主”的邀请。“参与‘串门’的小伙伴,只要他们身边也有与可持续生活相关的点位,他们会积极踊跃地变身‘门主’,诚邀大家‘串门’”。

比如服装闲置店店主安妮在看到了“串门计划”的发起后,不仅参与了活动的共创,还诚邀大家“到自家‘串门’”。于是就有了“一换衣服的可持续之旅副本”。

再比如“GEO+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合伙人蒋sir,他的机构与刘前工作所在的成华区社区发展研创中心本就相邻,所以得天独厚地当起了“门主”,成为了“串门计划”的第一站。此后在其他的点位中,蒋sir则成为了“串门”的常客,成为了活动共创小组的一员。

其实,刘前也不知道为什么“串门计划”能展现出如此的生命力。

刘前的本职身份,是成华区社区发展研创中心的发起人,是一名全职的社区营造师。发起“串门计划”,是因为团队希望策划一项聚焦“可持续”的社区营造项目,号召更多人来参与身边可持续生活的营造。“我们为这个项目的名字讨论了很久,想过‘参访’、‘打卡’等等很多词,最终‘串门’打动了整个团队”,刘前说,或许也正是“串门”这个名字,打动了上百名素不相识的“玩家”们。

今年7月初,“串门计划”通过社区发展研创中心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